【推荐】中国油企82亿“入侵”美国页岩油田,原来我们也能去美国采石油-蓝鲸能源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生产商被美国页岩油伤得很深?但若美国页岩油田被中国企业
收购
,你或许就不会这么想了。
而收购美国页岩油田,最近一家中国油企真的做到了,且涉资高达
12亿美元
!
文 | 子竹
能源咨询机构PIRA Energy Group一项最新预测称,到2020年美国原油出口量将增至225万桶/日,较2016年增加四倍。
225万桶/日是什么概念?225万桶是中国国内石油日产量的56%,225万桶/日出口量意味着美国将跻身
世界10大石油出口国
,和阿联酋、科威特这些OPEC石油出口大国匹敌。
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下降速度超乎预期,让全世界的石油生产商都感到了
压力
。面对来自页岩油的竞争,中国石油生产商该如何应对,引人思考。
◆◆◆
对决页岩油,中国油企上演釜底抽薪
尽管同页岩油竞争并不容易,但进军页岩油却并非不可。例如在近日,一家中国能源公司就上演了一场釜底抽薪的大戏——
以82亿元人民币(约合12亿美元),强势拿下美国页岩油区块
。
2017年6月23日,
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下简称“新潮能源”)拟定增82亿元并配套融资17亿元等事项获得证监会的核准文件。在7月初,新潮能源完成了对该资产的法定注入,这标志着新潮能源收购美国页岩区块的计划,已基本成行。
纵观美国近期的页岩区块收购活动,即便是马拉松石油(Marathon Oil)、SM Energy这样的美国本土大型石油公司,开展的页岩区块收购规模也是在10亿美元左右。可见,新潮能源这笔12亿美元的收购
绝非小打小闹
。
这笔收购完成后,新潮能源将拥有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Midland盆地东北角的Howard郡、Borden郡的页岩油藏资产。新潮能源控制油田的1P储量将超过2亿桶(约2740万吨),2P储量将超过5亿桶(约 6849万吨)。
新潮能源为一家来自中国的民营企业,如此大手笔进军美国页岩油,这在中国企业当中实属罕见,在民营企业中更是
空前
。这一笔收购,是否会成为中国企业“入侵”美国页岩油的典范,令人关注。
◆◆◆
中国又多了一家石油公司
这场页岩油大戏背后的主角是新潮能源,那新潮能源究竟什么来历,先来看看。
据官方资料显示,新潮能源前身叫“烟台新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下简称“新潮实业”),祖籍中国山东,在1996年挂牌上市。新潮实业此前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和电缆。
在2013年,新潮实业开始谋划转型,计划剥离原有产业,进军海外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及销售。
2014年11月25日,新潮实业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以22.1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浙江犇宝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次年10月,该资产收购获中国证监会核准通过,新潮实业由此间接获得了美国德克萨斯州Crosby郡的Permian盆地的常规油田资产。新潮实业由此开始
正式进入了石油天然气行业
。
在进军石油行业的同时,新潮实业也在不断剥离其房地产、电缆等非石油资产。
新潮实业于2015年10月23日宣布,拟以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宁波鼎亮汇通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100%财产份额(总对价为82亿元人民币),并募集配套资金20亿元人民币。
而鼎亮汇通在2015年曾购买美国Tall City 、Plymouth两处的页岩油区块。计划收购鼎亮汇通,也意味着新潮开启了其
首次页岩油区块大型并购行动
。
2016年7月6日,新潮实业公司名称变更为“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新潮能源”。
2017年6月,新潮能源收购鼎亮汇通并配套融资17亿元等事项获得证监会的核准通过。7月7日,新潮能源完成了对该资产的法定注入。
从发展历史看,新潮能源的石油史并不悠久;从财报看,在油价大跌的2016年,新潮能源的业绩也并不光鲜。提起海外并购,中国石油界的老手们多数时候也是在亚非拉地区打打杀杀,鲜有染指美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石油新人”敢以近12亿美元的巨资,进军美国页岩油?
“百度”一下你会发现,新潮能源此番收购的两个页岩油区块,不在别处,正好位于
当今石油界叱咤风云的美国二叠纪盆地(Permian Basin)
。
◆◆◆
石油神话——二叠纪盆地
美国二叠纪盆地,目前已成为全世界最妖孽的石油产区,创造了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石油神话。尽管在过去三年油价低迷,美国二叠纪盆地石油产量却始终保持增长。
由于该地区石油开采活动的活跃,二叠纪盆地被业内视为当今国际油价止步不涨的最大障碍之一。就连美国本土的页岩油生产商,也有不少在抱怨二叠纪盆地的石油增产太快。
二叠纪盆地之所以成为神话,得益于该地区
极其低廉的页岩油开采成本
。二叠纪盆地地处美国德克萨斯州,这里有着近百年的石油生产历史,有着世界上最成熟的石油生态环境。
这里不仅仅有着丰富的油气管网、无数石油设备生产服务商,而且页岩油储量丰富、埋深浅,地质条件得天独厚。
除了没有中东、非洲地区动荡的地缘形势,在资本化程度极高的美国,金融服务体系完善。资本也十分青睐二叠纪盆地的油气资产,为该地区的石油项目开展提供了极大优势。
画红圈处即为美国二叠纪盆地
一系列的优越因素,使得该地的页岩油开采成本比不少常规油田开采成本更低。(
关于美国二叠纪盆地更多知识,可点击查看文章:
全中国油田产量之和都不敌它?这座超级油田,必将重塑世界格局
)
在近一年的时间当中,二叠纪盆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吸引了众多石油公司的注意。国际能源署(IEA)周二的报告指出,今年美国页岩油产业投资将增加53%。诸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这样的大型石油公司,都已加速在二叠纪盆地的投资。在2017年一季度,二叠纪盆地上游资产交易值占到全美73%,达到了近乎
疯狂的状态
。
毫无疑问,二叠纪盆地正是新潮能源这笔巨额收购背后的
底气
所在。
新潮能源位于二叠纪盆地Howard郡、Borden郡的资产为典型的页岩油优质资产。这一地区主力产层Lower Spraberry、Wolfcamp是二叠纪盆地知名的低成本产层。有情报数据显示,Wolfcamp层最近的钻井盈亏平衡价已位于
30美元/桶以下
。
◆◆◆
中国油企进军页岩油序幕拉开?
中国石油产业发展已有60多年,除了三大石油公司之外的众多油企也在不断壮大、已具备不小的规模。因此在近年时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
外闯收购油气区块
。
尽管现在油价低,看似抄底好时机。但对众多中国油企来讲,海外收购区块的经验并不十分丰富,外闯业务有诸多的风险。即便是三桶油这样的老手,在海外也曾多次碰壁。
二叠纪盆地油气资产优越,但企业在海外可能出现多少“意外”,没人能够准确预测。即便像曹德旺这样的企业精英,在美国不也遇到被工会“欺负”这种意外事件了么?前往美国收购页岩油区块,中国企业本就少有染指。对新潮能源而言,如何避开各种“坑”,这一问题不可回避。
有资料显示,新潮能源在美国实施了深度的
本土化战略
,在美国建立了两个本土团队,分别负责收购和油田运营。很明显,这正是
其海外
避险的措施所在。
新潮在2014年收购浙江犇宝,由此将美国巨浪能源(Surge Energy America)收归靡下,该公司主要从事美国陆上油气资产的收购、经营与管理。
在2015年12月,新潮宣布出资2亿元人民币收购蓝鲸能源北美有限公司(Blue Whale Energy North America Corp.)。据悉,蓝鲸能源为一家在美国和加拿大专业从事油气区块收购服务的公司,该公司CEO Curtis Newstrom在北美从事油气并购与资产剥离业务超过15年时间。
新潮能源在美国本土聘请了总经理、运营总监、财务总监、土地协调人、采购经理等重要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岗位人员,
管理团队已超过100人
,且都为美国本土员工。其高管大都有30年以上石油行业经验,且都来自康菲、斯伦贝谢、Ryder Scott等大型企业。
蓝鲸能源CEO Newstrom曾对媒体称,新潮能源是一家非常有“野心”的公司,同其他进军美国的亚洲公司不同,
新潮能源不只是单纯收购区块,而是追求成为油田作业者
。成为油田运营者而非投机者,这是在进军北美的中国油企中鲜有的意识。
据新潮能源2016年报显示,该公司的海外资产占比已达到40.72%。已具有相当高的国际化程度。新潮能源的出现是否意味着,
美国页岩油的大门已被中国企业撬开?
2017年的1~5月,美国向中国出口的日均石油量同2016年相比,激增了10倍。美国对华的石油出口量逐步增加的趋势已经显现。
中美两国原油贸易日趋频繁,有利于中国企业借机进入美国石油领域的上游。在过去这是从未有过的情况,一个全新的窗口打开,极可能助长中国企业参与美国油气田开发的热情。
统计显示,全美油气上游资产交易在2017年一季度迎来一个高潮,第二季度逐渐冷静了下来。对于新一轮优质资产的寻找,不少企业已进入酝酿阶段。
据悉,新潮能源一直在对其美国现有资产周边及内部小块资产进行收购整合。新潮能源82亿元进军美国页岩油田,对中国企业而言,这可能仅仅是个开始。
- 版权所属:理财广场
-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8.cn/105757.html
-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