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民族实业家、面粉大王、造桥老板荣氏兄弟-荣氏兄弟实业公司

lne 0 2025-04-27

荣氏兄弟的显赫有目共睹。毛泽东曾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荣宗敬(1873-1938)与荣德生(1875-1952)两兄弟于清末白手起家,创立家族产业,致力于实业救国,成就中国近代第一大民营企业集团,成为早期苏商中的风云人物。

1、面粉大王

1896年,荣氏兄弟在上海办起了广生钱庄,1901年,荣氏的面粉厂在无锡西门外的太保墩破土动工,一开始,保兴面粉厂的销售在江浙并不理想。一则江南主食大米,对面粉需求有限;二则当地乡绅们散布谣言,说保兴的面粉里有毒。后来荣氏兄弟找人专门在北方负责销售,终于打开销路。办厂两年后,当初的发起人之一朱伸甫决定抽出股金。荣氏兄弟于是一方面追加自己的股金,同时接受了怡和洋行的买办祝兰肪的部分新股,企业资本由此扩大。为了表示这是一个新的开端,他们将厂名改为茂新面粉厂。

真正的契机从战争开始。1904年初,日俄战争爆发,俄国人在东北开设的面粉厂纷纷停产,而交战的日、俄两国以及东北各地对面粉的需求量直线上升,面粉的价格也随之不断上涨。荣氏兄弟一改过去的谨慎作风,以最快的方式,不惜借款分期付款,订购了6部英国钢磨。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工业停滞,面粉军需却暴增。中国面粉以价格低廉、产量可观而一跃成为全球新出现的采购市场,荣家的“兵船”牌面粉远销到欧洲和南洋各国,因质量稳定,它成了中国面粉的“标准面”。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民族资本带来的黄金时代后,1921年荣家的工厂从l家增加到12家,产量占到本国面粉厂产能的31.4%。即便算上外商的面粉厂,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23.4%。荣氏兄弟被誉为“面粉大王”。

2、造桥荣老板报销

荣家不仅在实业界用力,在慈善方面亦十分热心。荣德生曾告诉家人,在江南水乡,修桥比铺路更重要,没有桥,村民出门是寸步难行。2001年,有关部门对荣氏家族所造之桥进行普查,发现有登记的为102座,仍在使用的为40多座。据《无锡市志》载:“民国17年起,荣德生、陆培之、薛南溟、祝兰肪等组成"千桥会,(后称·百桥公司,)集资建造大公桥等。至民国26年,共建成大小桥梁88座,因日军侵占无锡而中止。”

荣家兄弟不仅在无锡造桥,还将这一善举扩散到常州、丹阳和宜兴一带。当时无锡有句俏皮话"造桥荣老板报销"。

3、荣氏家族热心办学

荣氏家族热心办学也是举国闻名,荣德生曾感叹自己“仆少而服贾,志学未能,廿年来世味饱尝,更抱不读十年之恨”。早在1904年,荣氏兄弟的事业刚刚起步时,就已经办起家族的私塾。到1906年,荣家把私塾扩建成公益小学,建设新校舍,让附近孩子都能上学。随着实业的发展,荣氏家族的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到1915年,共建设公益小学4所,竞业女子小学3所,另外一个族人也赞助1所女子小学。荣氏热衷办女校,特别重视女子教育平等权,荣家母亲曾对两兄弟说过,女子也要读书,享受与男子一样的教育权荣氏家族还办过无锡第一所现代化的技校。1919年,荣氏家族资助设立公益中学,此学校建立初衷是为工厂培养大批合格的专业人才。学校分为工业和商业两个专业,一年预科,三年本科,前后办了10年,一共培养了200多名技术人才。1947年,荣氏家族出资兴办高等教育,设立江南大学令教育界侧目。

临终,荣宗敬仍以“实业救国”告诫子侄后辈;荣德生1952年逝世,墓碑上是画家刘海栗题的“中华实业家 梅园主人荣宗铨先生之墓"。荣氏兄弟后人有不少突出成就者遍布海内外,在政界,如已故“红色资本家”、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商界如荣毅仁之子荣智健。

影像测量仪系统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哪家好

上一篇: 【推荐】中国民族器乐经典文献《华乐大典》二期五卷本出版-美基金典
下一篇: 【推荐】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非遗文化保护专项基金”在京成立-文化艺术基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