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中续时记账t3记账结账流程
35
2025-04-30
编辑作者: 邵志成 华东政法大学
责任编辑: 葛祥艳 同济大学
中国动漫产业虽然起步早,可是开始真正发展的时间却比较晚,随着日美动漫作品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中国,导致现代的中国动漫作品饱受国外成熟动漫的竞争之苦,资金与受众大量流失,虽然中国动漫IP的创造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较大的发展,可是对于IP的运营能力却较为缺乏,无法形成规模竞争力,导致了即使出现优秀的IP,也不能将其商业价值完全开发的窘境。IP运营模式的革新是中国动漫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动漫产业传统IP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在的主流运营模式是IP的“全版权运营”,这种运营模式虽然有着扩展衍生品市场等好处,可是在中国语境下,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1、缺乏市场监管,盗版问题严重导致版权收益无法最大化。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这就增大了版权交易的风险,这种风险无形中加大了被授权方的成本,导致IP的版权价值下降。
2、无法让IP进行持续完整的孵化,削弱其整体影响力。因为动漫IP价值的不确定性,所以往往是会等到作品取得较好的反响之后,才会去进行周边授权开发,而对于此时已然火爆的IP,授权给谁、授权价格等等沟通选择成本会大幅度增加,并且衍生品全面铺开销售的时间与动漫的热度巅峰有着时间差,导致无法形成较好的互助互补效应。
奥飞动漫的全产业链IP运营之路
奥飞动漫(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创立于1993年,是中国最大的动漫及娱乐文化产业集团之一,前身为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奥飞动漫被称为“中国动漫第一股”,在巅峰时达到市值将近700亿。奥飞动漫一路走来,前期从一个玩具生产企业,通过授权、企业联合的商业模式去慢慢积攒力量,然后上市融资,有了足够的资本之后,开始通过并购嘉佳卡通、收购有妖气、投资方寸游戏等等,打通了动漫产业的全产业链,开创了奥飞动漫IP全产业链运营的独特模式。
奥飞动漫从小做大的十几年中,依据其不同的IP运营战略,可以大致分为5个时期,各个时期的IP运营战略都因奥飞当时的企业情况而有所不同,极富研究与借鉴意义。
(1)1993年-2003年的初始期
这一时期的奥飞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玩具生产企业,其主要业务还是玩具的生产销售。他们在香港看中了一款叫四驱车的玩具,并想进行仿造出售。为了提升销量,他们花重金从日本引进了《四驱兄弟》动漫,随后动漫的火爆将玩具的销量也推向了高峰。奥飞在吃到甜头之后,《宠物小精灵》等等动漫也被其为了配合玩具销售,而被引入。
此时的奥飞只是产生了初步的“玩具+动漫”战略构想,本质还是以其玩具制造的本业为主,动漫作品只是营销手段,这时的奥飞还只是占据产业链最下游而已。
(2)2004年-2008年的转型期
奥飞在这一时期成立了自己的动漫IP创造企业,开始了自主动漫IP生产之路。但是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动漫作品普遍有着市场影响力弱等诸多问题,而奥飞此时重心依然放在“老本行”上,所以奥飞在此时还是以获得国外授权去引进动漫为主,同时尝试自主生产动漫IP,较为成功的有“《火力少年王》+悠悠球”等。
转型期的奥飞已经意识到了一味引入IP所产生的授权费昂贵、维权成本高的弊端,所以,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去尝试自造IP并且自己开发,此时IP引领玩具销量,玩具销售的收入与信息反哺IP创造的良性循环已经初见成效。
(3)2009年-2012年的构建期
奥飞动漫在2009年9月10日成功在A股上市,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动漫产业股,其募集资金达4.667亿元。此时的奥飞真正蜕变,有了大量的资本与融资方法,所以此时开展了他们真正的战略:全产业链构想。最重要的就是2010年收购嘉佳卡通,这一收购打通了其产业链中所缺少的传播渠道环节,配合其原本的IP原创能力、衍生品制作能力,形成了IP从产生,到播放发行,再到开发衍生品的一整套产业链条。奥飞自身有了对于IP内容商业化价值的最大化发掘链条,所有这一时期奥飞的动漫作品较多,如《铠甲勇士》《电击小子》等等。
当奥飞打通中游产业链,全产业链构造完毕,并且开始正式运行之时,其全产业链所带来的IP商业价值开发最大化的效益就体现的淋漓尽致:2010年到2013年,奥飞动漫的毛利率持续稳定增长。
(4)2013年-2017年的优化期
自产业链初步建立之后,奥飞从中尝到了甜头,但是他们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不断的优化自己的产业链结构,利用并购、投资等方式调整各个产业所占比重,优化整体的战略布局,最令人侧目的,是奥飞以9亿天价收购了“有妖气”漫画网站,引起业界震动。这一举动完善了奥飞的原创IP受众普遍低龄化的窘境,实现IP内容的年龄段全覆盖,这也表明了奥飞以IP创作为中心的决心。
奥飞动漫全产业链运营优点
奥飞动漫自完成全产业链的打通之后,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其所创作的诸如《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之类的动漫作品,核心竞争力较之其他同类作品核心竞争力有着显著的提升,在受众中的影响力也有着显著的提升。这些现象就证明了全产业链的IP运营模式的独到之处,其优势大致有以下几点:
(1)
各个企业之间免于繁杂的沟通与协作,紧密团结,易于形成良好的整体品牌效应。
因为各个处于不同环节的企业同属于一个集团,各个企业之间联系极其紧密,所有企业对于同一个IP的运营思路与方法统一于同一个高层制定的战略,所以,各个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少;并且,各个产业之间精诚合作,在IP最火爆的时期推出最精致的衍生品,在玩具最畅销的时期播出与之相关的动漫IP,就如奥飞的四驱车与《四驱兄弟》、悠悠球与《火力少年王》的商业模式一样。这种整体的产业链带来的整体运营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每一个IP,发挥出其最大的影响力,形成良好的、整体的品牌效应,最快速的占领市场。
(2)
各个产业之间进行优势互补。
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间,每个产业的特点与优势各不相同:上游的IP原创产业注重创意思维,中游的媒介宣传平台的特点是有庞大的用户群与大数据,下游的衍生产业有着更尖端的技术和最靠近消费者的距离,当这三方可以同属于一条产业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每个产业的优势和资源进行整合,比如可以将播放平台上用户的播放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归类、分析,形成用户的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可以分析出受众的偏好、习惯等,将这些信息反馈给IP创造企业更有针对性的去进行IP的深化创新,IP价值的不确定性也会被大大降低。
(3)
全产业链意味着可以将更多的盈利与资源反哺IP,不断增强IP的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在当今中国的动漫市场中,大量外国的优质IP涌入,对于国产动漫IP来说,内容质量是一切的关键,失去了高质量的IP内容,就失去了竞争力。纵观奥飞动漫的商业道路,它是以原先的玩具企业作为基础,一步一步向上打通产业链,追求IP内容的原创,直到全产业链形成。而在这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收购“有妖气”这个原创漫画的生产平台,由此可见高质量的IP内容是永恒的追求。而单一的IP内容生产者的盈利来源较少,资源利用率低,而纯粹的下游产业就只能是被动的接受IP,风险大并且授权价格高昂,但是全产业链意味着可以用更少的成本,将现有资源利用到最大限度,并且将最大限度的资源反哺于IP创造,生产出更多更好的IP内容,然后在高效地将IP在下游市场进行利用,创造更多的盈利,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
提升国产动漫IP运营绩效的策略思考
中小动漫企业:产业集群模式
中小动漫企业受困于其规模小、资金缺乏,能够做出成绩者寥寥,此时,可以选择加入动漫基地或者组成动漫产业联盟的方法,形成产业集群,利用集群效应,获取更多资源,加强群体合作,从而创造出更优质的作品。
大型动漫企业:打通全产业链
拥有一定资源与能力的动漫企业可以仿效奥飞动漫的做法,进行全产业链的打造,每2-3年进行一次大型的并购、投资活动,将产业链进行延伸。由于“二八效应”,所以产业链的延伸要以衍生品市场为主。
大型动漫集团:以IP制作为核心
当企业整合了产业链之后,要确立以IP制作为核心的运营思路,这才能摆脱原先版权运营所带来的缺陷。吴声在《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中强调了“连接”一词,简而言之,即动漫企业要打造拥有病毒式传播能力和衍生品关联能力的IP,这种IP是最具有商业价值的。
作者原题目:《浅析国产动漫IP全产业链运营策略——以奥飞动漫为例》
参考资料:
[1]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2017我国动漫市场规模分析[OL].2017-4-7
[2] 比达咨询.【独家】你必须知道的2017年中国动漫产业的主流趋势[OL].搜狐网,2017-6-30
[3]王冀中.影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J].理论探索,2009(2):107-108
[4]杨鹏.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问题及引导策略[J].南方文坛,2013(3):35-38
[5]电科技. 日本动漫IP授权费用表曝光[OL].腾讯网,2015-6-19
[6]张薇玉.奥飞动漫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6:11-12
[7]唐肇鸿.动漫画产业基地的发展与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9-12
[8]梁琦.产业聚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本刊综合.奥飞动漫IP战略之路[J].玩具世界,2015: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