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股票市场在2025年前能冲上社科院预测的5000点吗?-2016年股票回到多少点

summer 0 2025-04-28

新年伊始,国家频繁释放货币宽松,从MLF中标利率到逆回购利率,从1年期LPR利率到5年期LPR利率,轮流涨了个遍。但市场并不买账,面对央妈释放的利好,有意

跌跌

不休。因此引发一些人的猜疑,社科院在发布的2021年《经济蓝皮书》中提到,中长期来看,中国股票市场具备在“十四五”时期(2021-2025)冲击5000 点的可能性。这个目标能实现吗?

一、从宏观经济增长的角度,中国股市有冲上5000点的可能性吗?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虽然中国经济从2019年开始,已经从5%以上的中速增长通道,换挡进入5%左右的中低速增长通道,但以中国在新基建、新能源、数字经济领域的布局、投资和目前的基础条件,即使面对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疫后货币收缩、经济调整回落的冲击,在未来4-5年,中国经济完全具备4-5%的年均增长能力。如果在未来2-3年,我们能够在新能源和数字经济领域取得几项世界领先的技术突破,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的国际产业链中,能从中下游往中上游靠拢,我们的经济还具备5-6%的年均增长能力。

2021年我们的GDP规模从2019年的99.08万亿元,增加到114万亿,增长了15%。2021年末沪指收盘为3639.78,比2019年的收盘3050.12点,上涨了13.77%。最近这两年沪指与GDP的增长速度,关联度达到了91.8%

如果我们按GDP年均增长5%计算,到2025年,我们的GDP将比2021年累计增长21.55%,GDP规模将达到138万亿。

以2021年12月31日收盘的沪指3639.78点为基数计算,2025年沪指收盘要站上5000点,需要比2021年收盘涨37.37%。这个幅度比GDP同期的可能增幅高13%,GDP增幅只能满足沪指站上5000点要求的57.7%。

按照GDP增长速度和股市站上5000点的升幅量化计算,股市站上5000点的概率为53%。(91.8%*57.7%)

二、从股市资金供给的角度看,股市站上5000点,有可能吗?

资金是股市涨跌的核心动力。俗话说,资金是水,股价是船。 正所谓“水涨船高、水落船低”。

从资金供应的角度看,从2019年开始,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年增长率已经从之前的两位数下降到一位数、9%左右(2020年重回2位数是疫情的因素)。在宏观经济杠杆率已经达到275%高位的背景下,我们的融资规模增长趋缓是必然的,到2025年,融资规模年增长率大概率维持在7-9%。以中位数8%计算,到2025年,社会融资规模将比2021年累计增长36%。

虽然从历史上看,股市大盘的上涨幅度,历来比融资规模增速低很多。但究其原因,在于20年来,房地产业是宏观经济的风口浪尖,是社会融资投放的重中之重,房地产的虹吸效应,导致股市与消费市场都欠缺资金的推动。

而最近两年,中央已经确立了房住不炒、维持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的宏观政策基调。即使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风声鹤唳,头部企业风险频发,最近央行、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门仍然坚持对房地产审慎的金融政策。

考虑到年内房地产税扩大试点将正式启动,国税总局今年的1号文件也是针对破除房地产税征收的最后一道屏障,要求在今年内,实现不动产登记涉税业务全国共享。可以肯定,房地产的虹吸效应行将消失,年均8%超25万亿的社会融资增加额,势必有更多的比例流入证券市场。

同时,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失去金融属性,也就失去了投资价值。居民每年投入住房的18万亿元(2021年商品房销售额)资金,必将有一部分流入股市。

另外,国家为鼓励实体企业发展,在2021~2025年的十四五规划中,已将股市规划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国家已经决定,从今年起,全面实施上市公司注册制。我相信,在增加股票供应的同时,国家也一定会配套政策,增加对股票投资的资金供给。

从以上三个方面流入股市的资金面看,2022-2025年,流入股市的资金增幅,势必会远远大于社会融资存量的增速。资金推动股价上涨,水涨船高。到2025年,A股站上5000点,应该有极大的可能性。

三、从美股未来几年变化趋势对A股的引导作用看,股市站上5000点,有可能吗?

美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美股是全球股市的风向标。加之中美外贸占比较高,中美产业链互相依赖,美元也是中国最主要的储备资产和对外支付货币。同时,国内很多大公司,在美国股市上市,美股股市上涨,带动这些公司的股票上涨,从而带动它在A股上市的股票上涨,或者其相关板块的股票上涨。反之,导致它在A股上市的股票下跌,或者其相关板块的股票下跌。所以美股的涨跌对A股,一直以来都有密切关联。

1月21日美股又跌了,标普500下跌1.9%,月跌幅达到了7.7%;道琼斯指数跌了1.3%,月度跌幅达到了5.7%;而纳斯达克指数更是下跌了2.7%,月跌幅达到了12%。美股最近的下跌,主要是股市提前释放即将到来的美联储加息对股市的影响。那么2022年-2025年,美股会如何应对美元收缩?我们先来看看美联储历史上加息对股市的影响。

援引德意志银行研究部研究成果:1955年以来美联储的13个独立加息周期后发现,从首次加息算起,加息第一年的经济增长通常保持强劲,通胀继续上升,股市继续上涨,信贷紧缩,债券收益率曲线趋平;到了第二年,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股市趋于平稳,信贷开始扩大,债券收益率下降,经济衰退平均在3至3.5年后出现。

德意志银行追溯到1989年的数据,在美联储加息期间,道指整体平均回报率接近55%,标普500指数平均回报率为62.9%,纳指平均回报率为102.7%。同时,美联储降息期间也带来股市强劲收益,道指平均上涨23%,标普涨21%,纳指涨32%。

美元上一次加息,从2013年底开始美联储放出要加息的信号,从2014年开始实行Taper,缩减购债计划,2015年底正式开启加息周期,用了4年的时间缓慢逐步推进。当时美股刚开始做了一年多的回撤震荡,之后就缓慢上升,2018年又开始回撤震荡,也就是说,并没有完成大跌、大崩盘,只是让它上涨的节奏、速度变慢了。从上次效果看,美联储的调控艺术还是有长足的进步的。对应的这次加息,美联储还是用了这套预期管理方法,股市早早就适应了加息预期,市场是也都有所准备,在大家预料中的事顶多算是“灰犀牛”,只有预料之外的危机,才会是吓人的“黑天鹅”,所以纯靠加息就导致美股崩盘的可能性极低。

以上数据表明,生活在远离美国万里的同胞,总以为美元加息会导致美国股灾,是毫无依据的。

从德意志银行提供的历史经验看,美联储加息期间,美国股指会有55%以上的回报。由此传递影响A股,到2025年比2021年产生37.37%的回报,沪市站上5000点,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四、从中科院历史上做出的预测结果准确性来看,股市站上5000点,有可能吗?

2014年底A股还处于一个震荡洗盘的时候,社科院就发布了2015年“经济蓝皮书 ”,预测2015年沪指能够站上5000点。实际上,2015年6月12日周五,沪指冲上5166点。

2016年提出“震荡筑底论”。实际上,2016年沪指2638点阶段性底部确实成立了。

2017年提出“稳中有升论”。实际上,2017年全年沪指从3000点一路震荡上行到3450点左右,最后收官为3303.17点,比上一年的3103.64上升了6.4%。

2019年提出“市场底的论点”。实际上2019年初2440点市场底成立,年底沪指收于3050.12,虽然比2018年跌了7.6%,但比年初的2440年低点,还是回升了25%。

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2.2%左右。实际2.3%,误差仅0.1个百分点。

从社科院历史上做出的经济预测来看,预测与实际结果误差比较小,应该说社科院的预测还是比较精准的,对于市场未来的走势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从宏观经济增长的角度,中国股市冲上5000点的概率为53%。从股市资金供给的角度看,股市站上5000点,有极大的可能性。从美股未来几年变化趋势对A股的引导作用看,股市站上5000点,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从中科院历史上做出的预测结果准确性来看,股市站上5000点,对于市场未来的走势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到2025年股市站上5000点,最后能否实现,还得您自己来判断!

【作者:国证大数据 徐晓伟】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价格

影像测量仪器公司

光学影像

3次元测量仪

上一篇: 【推荐】中国股民数量已突破1.9亿-多少股民
下一篇: 【推荐】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行业周报(2021.12.31)-迷你网格材料上市公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