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中途取消辅助核算用友t3取消辅助核算
145
2025-04-30
近年来,中国油价涨涨跌跌,而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从定价开始向市场化转变,其间也经历了不少的演变过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中国油价的发展过程吧!
中国油价的第一发展阶段
1998年至2003年国内石油价格实现与国际油价接轨。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
其中,原油基准价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每月一调,汽油和柴油则实行国家指导价,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在此基础上可上下浮动5%。2000年开始,国内成品油价格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跟随国际市场油价的变化进行调整。
中国油价的
第二
发展
阶段
2003—2008年,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宏观调控。由于国际油价进入大幅波动且快速上涨的环境中,成品油价格由国家发改委宏观调控,通过让国家和企业消化高油价成本,将国际油价的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降到了最小。
中国油价的
第三
发展
阶段
2009年,国家发改委再度推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方案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中国油价的
第四
发展
阶段
2013年至今,成品油定价机制更加贴近市场。2013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完善后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是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二是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改为调价全额穿过50元/吨即调整;三是适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品种。此次改革使得国内油价能够更为灵敏地反映出国际油价的变化。
附: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