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民间习俗“闹洞房”-一般闹洞房闹到多少点

autumn 0 2025-04-27

闹洞房又称“吵房”,在迎亲的当天晚上进行。做法是先由小姑送灯,早早抱学生。送罢灯,无论长辈、平辈、小辈,聚在新房中,祝贺新人,有“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之说。目的:能驱逐邪灵的阴气,增强人的阳气。

闹洞房是“三天不分大小”,新郎新娘贺喜取乐的一种方式。通常在婚宴后的晚上进行。至时,亲友不分辈分长幼,聚于新房中嬉闹。

闹洞房来历。洞房花烛夜,长夜燃明灯,新娘开柜,新郎试鞋,夫妻对话,窗外偷听的耳贴墙壁。

上古把婚礼视为幽阴之礼,不奏音乐,人们也不祝贺。周代以前,结婚仪式并不热闹。到了秦汉这样热衷享乐的时代,婚礼不贺的状况并没持续下去。到汉宣帝五凤二年八月,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勿行苛政。”这是我国首次以政令的形式对婚礼不贺的否定,从此婚姻相贺便逐渐传袭下来。

关于闹房习俗的来历,源于驱邪避灾。相传,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见那女人已先到了,并躲进洞房。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进入洞房时,紫微星守着门不让进,说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除魔办法,他建议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用笑声驱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可见,闹房一开始即被蒙上了驱邪避灾的色彩。

上古时期通常是盲婚哑嫁,不仅缺少婚前交往,甚至素未谋面。双方特别是新娘,缺乏男女交往和作为主人家招呼客人的经验,新人往往陷入不知道怎么跨越僵持尴尬气氛而亲近对方的困惑。闹洞房有着一个迫使新郎新娘相互配合的过程和必须亲近依赖对方才能过关的感觉,而这些不得已、半推半就,实际上帮助了他们自己更快进入夫妻的角色。

闹洞房形式。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新人入洞房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新郎前一晚就须睡在洞房,事先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天津人则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入房后,驱房内邪气依然十分重要。诸如,新郎进屋后要象征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执单刀朝每个角落虚砍一刀,并歌曰:“一砍妖,二砍怪,三砍魔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笑看麒麟送子来。”更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内置长明灯。所谓“洞房花烛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学者研究说,“听房”习俗,实质上也是防鬼怪进入洞房的一种保护措施。

闹洞房新说。无论是纯民间习俗也好,故事传说也罢,它毕竟也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应该有选择性的保留和发扬才对。婚姻,无论对谁而言,毕竟是人生之大喜、人生之大事。人都很忙,平时很少有机会一块聚聚,闹房倒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交流与叙旧的好机会。作为亲朋好友,平时小事很难聚头,但是亲朋好友的婚姻大事,一般都不会怠慢,那就索性借此机会好好的闹一闹,只要闹的有分寸、闹的有文化,闹出亲情、闹近了距离,我认为闹房还是很值得地。

闹洞房避免难堪。中国的传统婚礼大家都喜欢闹洞房。但有时往往一不注意就闹得不开心了,这是大可不必的。为了避免洞房出现难堪,新郎新娘最好事先准备一些节目,如唱歌、跳舞、舞蹈或小魔术、笑话等自己擅长的小节目。如果实在找不出表演节目也不要紧,你可以事先准备一些迷语、对联,并说好答不出者表演节目,这样就能顺水推舟地把节目转移到别人身上。闹洞房时,一般都要讲讲罗曼史,你不妨事先理头绪,把要讲的内容想好。在洞房里,新郎、新娘要积极配合,协调行动。特别是新郎,一定要时刻注意为新娘解围,别让她陷入难堪的境地。

闹洞房争议。2014年11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2115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2%的受访者都曾经历过“闹洞房”,60.9%的受访者直言并不喜欢“闹洞房”婚俗。

尽管“闹洞房”在传统社会的婚姻关系中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当下社会,这种作用已经不再明显。调查中,74.3%的受访者认为“闹洞房”无助于促进婚姻关系,17.0%的受访者认为会有负面影响。

一些地方的“闹洞房”存在什么问题?有部分认为是闹的分寸掌握不好,造成不愉快。也有觉得一些做法太低俗。其他还有“假闹变成真为难,引发纠纷”,“让新人筋疲力尽,得不偿失。

听房。古时婚礼晚饭后,同辈的亲戚朋友陆续来到洞房,这就意味着“闹洞房”开始了,闹洞房方式多样,与亲戚朋友们的喜好、文化高低、见识多少有密切联系。在闹洞房中途,新郎新娘还要吃一顿饭,饭名叫拌汤(俗称疙瘩汤),意喻儿孙满汤(堂),大嫂在往锅里拌面疙瘩时同着新娘还要念念有词:“一搅两搅,儿多汝少;三搅四搅,儿能汝巧;五搅六搅,越活越好;七搅八搅,儿孙满堂;九搅十搅,白头到老”。在半夜时分,新郎新娘又要吃第三顿饭了,这顿饭意味着闹洞房的结束。第三顿饭是水饺,水饺在包馅时,新郎的母亲会偷偷在馅中放一枚小铜钱,意喻“钱到福到”,新郎新娘谁吃到铜钱谁就是有福者。饭后就寝,要好的朋友又悄悄来到洞房前守夜,即“听房”,俗称“听门子”。如真有守一夜者,清早,新郎的父母还要予以犒劳。如遇雨雪天,听门者无法上门时,新郎的母亲还得在半夜拿一把扫帚立在洞房门口,冒名“听门”者。据传说,新婚之夜,无人“听房”,有碍于后。

但有的地方就把听房当为一种闹剧,藏床底,藏柜子里,搬梯子爬窗户,上房揭瓦的也是有的,只为听新婚夫妇做羞羞之事,十分尴尬,也可能会闹很多矛盾。

如今闹洞房文明程度高些,花样很多但不失礼节,新婚本来就是喜庆之事,闹过了就不好了。至于听房,现在住楼房,难度增加,算是笑话。主要原因现在人的文明程度提高,听房慢慢就消失啦。

光学影像

高精度光学测量仪

上海三维影像测量

上一篇: 【推荐】中国民营银行首获国际信用评级:微众拿下穆迪“A3”及标普“BBB+”-国产自主品牌ABcD占有多少市场
下一篇: 【推荐】中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急剧萎缩跌至11年新低-民间资本总量有多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