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民营房企的激流与败退:2023年,排队退市浪潮,将何去何从?-股票资讯吧

Eric 0 2025-04-27

#5月财经新势力#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741篇原创文章

#中天金融#

2023年,房地产寒冬已过,有的房企在“小阳春”中复苏,有的房企却被困在“倒春寒”。

2023年以来,由江西房企新力拉开的房企退市浪潮,似乎方兴未艾:

5月还未过半,已有一家港股房企强制清盘,一家A股房企强制退市。

5月10日,千亿房企蓝光发展停牌;

5月9日,已拉响退市警报的宋都基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600077.SH,以下简称“*ST宋都”)股价跌破1元近在眼前;

5月5日,佳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2768.HK,以下简称“佳源国际控股”)被清盘。

截至目前,据同花顺iFinD统计,已有13家A股上市房企“披星”“戴帽”,21家港股上市房企停牌,以及一家已于4月13日退市的新力控股。行业继续分化、出清,出险房企已走到了复牌与退市的分岔路口。

A股第二家即将退市的房企,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5月19日,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事先告知书》。

图片来源:网络

《事先告知书》称,中天金融股票在2023年4月17日至2023年5月18日期间,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第9.2.1条第(四)款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深交所拟决定终止中天金融股票上市交易

,中天金融有权申请听证或者提出书面陈述和申辩。

资料显示,中天金融主要从事壹级房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开发,所开发项目主要集中于贵阳、遵义、南京等地。

2021年7月,《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411位。

本号在年初文章就提出过一个观点:2023年,或将成为中国内地房企集中出险和退市的关键一年。

一语成谶。

2023年以来,尽管房地产行业在政策的引导下缓慢复苏,一季度销售业绩整体处于回升态势。

很明显的是,行业复苏,业绩回升的效率,和风险爆发,债务爆雷的相比,还是不赶趟。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对中天金融即将退市的情况复盘分析,结合中国内地房企当下再现停牌、“戴帽”潮的动向,对接下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可能走向,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研判。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中天金融退市几成定局,具体是怎么一回事?退市原因怎么看?

中天金融,虽然名字是金融,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典型的房地产业务发家的企业。

时间来到2023年5月份,*ST中天(中天金融, 证券代码:000540 )退市几成定局。

截至5月17日收盘,*ST中天报0.42元/股,跌幅4.55%,成交额803.2万元,最新总市值29.42亿元。

5月17日晚,*ST中天公告称,截至2023年5月17日,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十九个交易日低于1元,预计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 年修订)》(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 则》)第9.2.1条的规定,公司股票可能被深交所终止上市交易。

《股票上市规则》第9.2.1条指出,“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四)在本所仅发行A股股票或者仅发行B股股票的公 司,通过本所交易系统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和 “前款规定的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全天停牌日和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的二十个交易日。”

*ST中天股票于今年5月4日停牌一天,根据前述规定,公司股票每日收盘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不包含2023年5月4日。截至2023年5月17日,*ST中天股票收盘价连续十九个交易日低于1元,预计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公司股票存在可能因股价低于面值被深交所终止上市的风险。

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9.2.3条的规定,*ST中天连续十个交易日出现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情形的,公司应当在次一交易日开市前披露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其后每个交易日披露一次,直至相应的情形消 除或者深交所作出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之日止。

中天金融,贵州的朋友应该都非常熟悉:

成立于1978年,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是贵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

这家公司,有员工近20000人,是贵州省内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民营企业之一,拥有壹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经营范围主要为房地产开发、保险、证券等业务。

中天金融董事长罗玉平在贵州遵义以建筑承包业务起家,随后自己开发房地产,一度被当地人称为

“罗半城”

图片来源:中天官网

虽然名字带有“金融”二字,但实际上在2020年及之前,房地产行业曾是中天金融的核心业务。这块业务由全资子公司中天城投集团进行,且中天金融这个名字也是2017年由中天城投变更而来。

说直白一点,这就是贵州省本土的龙头房企,房地产行业地头蛇关系户,90年代就能上市,各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个庞然大物。

现年60岁的罗玉平,早在1992年便投身房地产行业,从包工头起家,后转型为地产开发商,长期深耕贵州市场。

2007年,罗玉平控制下的金世旗控股,入主了贵州第一家上市公司世纪中天,成为其控股股东,2008年,世纪中天改名为中天城投。

那之后,罗玉平的商业版图进一步扩大,几乎贵州一半以上的建设项目,都是其旗下管理负责的。

在贵阳城内,

罗玉平渐渐有了“罗半城”的江湖名声,并于2018年以130亿元财富,登顶贵州首富之位。

这是一个具有浓厚时代红利色彩特征的代表人物和公司。

彼时的辉煌逝去,与掌门人罗玉平布局金融领域的野心有很大关系。

为了累积更多的财富,罗玉平在2016年,花费上百亿开始了收购之路。其中最具一个代表性的例子,他收购了中融人寿保险公司。

本想在一展身手罗玉平,却遭遇了最特殊的疫情时期,其手上中天城投资本开始逐渐缩水,加上经营不善,资金周转不顺畅,中天城投开始负债。

罗玉平本想着扭转乾坤,但是完全控制不了市场的走向,公司整体的经营收入连续4年,一直是处在下跌的状态。

到了2021年,中天金融集团的市值只剩下区区200亿,和之前的千亿相比,差距悬殊。

截止2022年三季度末,中天金融总负债高达1533.68亿元,资产负债率更是升至96.88%。

地产业务盘不动,金融业务玩不转,一代西南地区的商业大佬就此没落,让人唏嘘。

简单来说,作为贵州地区龙头房企,受行业下行的拖累,以及业务转型的失败双重打击,走到退市这一步,并不意外。

时势造英雄,当然,别忘了,还有“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的说法。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逻辑清晰,因果明显,一目了然。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形势分析:多家内地上市房企在A股和港股拉响警报,什么信号?

成功,可能各有原因,但是没落,基本上剧本都差不了多少。

截至目前,据同花顺iFinD统计,已有13家A股上市房企“披星”“戴帽”,21家港股上市房企停牌,以及一家已于4月13日退市的新力控股。

行业继续分化、出清,出险房企已走到了复牌与退市的分岔路口。

蓝光发展退市后,A股“戴帽”房企有近一半存在着交易类强制退市风险。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5月10日收盘,*ST中天已连续14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ST美置已连续9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ST泛海已连续1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ST宋都也迎来了第9个交易日内的第8个跌停,股价已跌至1.22元/股。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港股房企压力也不小。按照港交所相关规定,如果停牌18个月仍不能复盘,将面临摘牌风险。目前21家停牌房企中,停牌时间最长的是中国地产(证券简称:CHINAPROPERTIES)已停牌近2年,退市决定仍在复核中,中国恒大、世茂集团、花样年、阳光100等已停牌13个月。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虽然房地产行业近期呈现回暖趋势,但部分出险房企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

假若出险企业困境无法得到化解,有可能出现房企退市潮,国内上市房企格局也将进一步分化。

从2022年至今,出险房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线正逐渐清晰。

自2022年11月“三支箭”落地,出险房企纷纷加快化债复牌的步伐,今年佳兆业、融创中国、景瑞控股等已自救成功实现复牌。

5月6日,花样年控股境内债重组获5年以上展期,复牌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但是,对于再现停牌、“戴帽”潮的其他房企来说,很大概率需要外部的战投或者说重组、重整方来介入,才能走出危机。

而外部干预的成本和代价,以及围绕这个产生的纠结与选择,就成为了决定很多房企未来命运走向的关键所在。

理性来看,从目前的情况预计,大多数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工作不会很顺利,因为涉及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外加多数企业业绩情况不理想,可能因无法按时发布财报等诸多情况被强制摘牌,房企的退市潮有可能得到延续。

这个信号,应该够清晰了吧?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研判: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出清和洗牌以后,行业和市场接下来,怎么看?

出险房企各有命运,地产行业格局也将进一步分化。

这或是2023年中国房地产经济领域一个可见的清晰主线。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上市房企加上ST或*ST后,对企业形象、信誉、融资等方面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房企无法复牌退市了,意味着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堵塞了,也意味着其信用能力继续恶化,引入新资金实现债务重组并实现复生的希望更加渺茫了。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房企如果被清盘、退市,恐因资金问题导致在建工程没法完工,届时只能靠地方政府协调债权人和国企入场才能盘活烂尾项目。

这就是行业下行,必然会带来的泥沙俱下的效应和表现。

从第一家房企暴雷至今,不同房企走向了不同的结局,有企业给出了复牌、正常经营的样本,也有企业就此离开资本市场、仍旧处于非正常运转阶段,更多的企业还在努力,并等待结局宣判。

接下来,面对楼市淡季的到来,市场中的预期和信心修复有限的局面,行业的风险化解和生存难题,又一次成为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从行业到市场,后续利好值得期待,但是拐点势头,无法扭转?

从行业现实,对应到终端市场,房地产经济

对于国内经济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庞然大物,一旦确定的趋势形成,是很难逆转的。

行业上游的困境,和终端市场的闭环表现,是互为因果的。

毋庸置疑,房地产对于国内的经济仍然很重要,仍然算得上是支柱产业。所以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有关楼市的刺激政策不断,但效果也似乎只有昙花一现。

楼市回暖了几个月,进入4月份之后又开始萎靡不振了。

信心和预期,在现实购买力面前,已经不是挡箭牌和借口了。

而购买力的问题,是系统性,结构性的经济问题。

回顾2022年以来的政策,更多还是在金融层面给予支持,主要是降低购房利率、放开房企的融资等。

金融政策对短期市场一般都是有效的,对于下行市场也是有效的,但是没想到这次的效果持续时间这么短。

就像有种观点说的一样:

房子砸在普通百姓手里是软着陆,砸在金融机构、开发商手里就是硬着陆。

老百姓不接盘,不负债,过去依靠信用扩张,债务膨胀的行业,就玩不转了,不仅仅房地产,任何行业都一样。

所以,后续国家一定还会有政策出台,对于楼市和房价来说,这样的利好是值得期待的。

具体是棚改重出江湖,还是放开一线限购,都不重要,无非就是挖掘购买力转移债务。

但是更重要的两个个趋势要看清楚: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和房价,已经不可能重现曾经的辉煌了。

拐点一旦形成难以逆转,甚至也是很难托住的。

目前的一切政策都是为了托住下行的市场,让市场逐渐稳住,不要拖累经济的发展。

“保交楼”,“求稳为先”将成为接下来中国房地产行业,以及市场层面,最重要的主线。ICU里面好好吊命,等待大环境转好,或许将成为房企求生的一个共识选择。

以上,就是对中天金融退市动向,进行的一次深入讨论和分析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

@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小型影像测量仪

光学系统测试

小型影像测量仪

上海测量软件

上一篇: 【推荐】中国民营企业家在汉迎来投资兴业新机遇-郑州吉奥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下一篇: 【推荐】中国民营火箭公司,实力到底相当于SpaceX几成?-中国民营航空公司排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