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基金投资范围公募基金投资范围
169
2025-08-15
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赵阳 实习生刘畅
房企的发展势态严峻,严监管消息不断。泛海控股公告,因民生信托涉及经济纠纷诉讼,美元债触发加速到期条款。华融大量确认减值形成严重亏损,去年巨亏1029.03亿。蓝光发展发布业绩公告上半年净亏损47.2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3.62亿元。
此外,行业监管方面,融资融券交易收到市场关注,两融套现等行为将遭遇强监管,监管发文要券商主动排查清理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已向券商下发了《规制“两融套现”风险促进业务回归本源》文件。要求券商针对“两融套现”、“高股价操纵风险”大股东变相质押融资等行为严格排查。
重点关注:
1. 中国华融董事长:还有很多投资者对引战工作感兴趣,后续或会加入
据21财经,8月30日,中国华融董事长王占峰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目前引战工作正在积极的推进,“尽管现在公司是跟5家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目前还有很多投资者基于对华融的实力充满信心,对引战工作表达了兴趣,其中既包括中资也包括外资。业绩发布会结束之后,我们会继续跟这些有意向的投资者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对接,可能未来大家还会看到有新的战略投资者加入。”
华融大量确认减值形成严重亏损,去年巨亏1029.03亿。中国华融(02799)8月29日晚间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公告显示,2020年,中国华融全面审视评估风险,当期确认资产减值损失1077.55亿元,对经营业绩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集团净亏损1062.74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029.03亿元。截至6月末,中国华融资产总额为16056.17亿元,负债总额为15398.64亿元,归属于股东的权益为192.1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95.9%。
点评: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对于2020年的净亏损,中国华融在财报中解释:一是对集中处置存量风险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二是对当期资产风险审慎评估减值损失;三是部分子公司风险严重侵蚀了集团经营业绩。截至6月末,中国华融资产总额为16056.17亿元,负债总额为15398.64亿元,归属于股东的权益为192.1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95.9%。
2.万科总裁祝九胜:与恒大有接触,但目前没有实质性合作;万科收购蓝光3个项目
8月30日万科中期业绩会上,谈及近期万科收购恒大物业的传闻,万科总裁祝九胜表示,万科和恒大过往就有项目层面的合作,最近几个月有接触,有探讨,但目前没有实质性合作。关于收并购方面,祝九胜回应,万科和蓝光发展确实有在项目层面的收并购,目前收购了3个项目,并且蓝光没有留股权,项目正处于正常的开发节奏当中。至于华夏幸福,他回应:“最近一年多,连项目层面的合作和谈判都没有。”
3.深圳控股:从股东角度会支持恒大发展,探索各种可能互利共赢机会
据财联社,在深圳控股2021年中期业绩会上,深圳控股管理层表示,6月份以来,公司与恒大做了密切沟通,恒大当前处于降负债过程中,但板块运作,需要一个过程。此外,深圳控股管理层还透露,“近期公司与恒大地产项目、物业做过沟通,有接触,但没有实质性进展。从股东角度,会高度关注市场变化,支持恒大发展,探索各种可能的互利共赢机会,有进一步消息会做披露。”
4.泛海控股美元债触发加速到期条款
泛海控股公告,因民生信托涉及经济纠纷诉讼,美元债(FANHAI 12 10/31/2021)触发加速到期条款。据泛海控股发布的2021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56亿元,同比增长82.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4亿元,同比扩大3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7519.75万元,同比收窄81.99%。
5.蓝光发展:上半年净亏损47.2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3.62亿元
蓝光发展公告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119.31亿元,同比减少24.51%;净亏损47.2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3.62亿元,由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1.5791元。
6.紫光国微:北京一中院裁定对紫光集团及六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
8月27日,紫光国微发布公告称,根据《民事裁定书》《决定书》,北京一中院裁定对紫光集团及其子公司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紫光资本、西藏紫光大器投资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卓远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西藏紫光通信投资有限公司、西藏紫光春华实质合并重整,并指定紫光集团管理人担任紫光集团等七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管理人。同时,北京一中院法院定于2021年10月18日9月30分通过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召开紫光集团于及六家子公司实质合并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7.美团: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调查仍在进行,公司或被处以高额罚款
美团在业绩公告中称,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对本公司展开相关调查。截至本报告日期,相关调查仍在进行,本公司积极配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调查。本公司于现阶段无法预测相关调查的情况或结果,本公司可能会被要求改变其商业惯例及/或被处以高额罚款。
8月30日,美团第二季度营收437.6亿元,市场预估423.6亿元。美团第二季度净亏损33.6亿元,市场预估亏损52.5亿元。上半年经调整后净亏损61.0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5.02亿元。
关注:
8.苏宁电器:就6亿美元公司债券拟议修订及豁免案发起同意征询
8月27日,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兼担保人邀请其旗下美元债券SNAGRP 7.5 09/11/21(XS1843422947)的持有人对与本期债券相关的若干修正和豁免授出同意指示,由债券持有人以电子同意传阅决议的方式通过特别决议案批准,或(如该特别决议案未获电子同意通过)在债券持有人会议上批准,详情请参见同意征询备忘录。公告指出,发行人和担保人正在努力为其债券偿付筹集资金,并进行同意征询,以延长债券的到期日、修改债券的某些条款,并将债券下的某些违约事件暂停触发18个月,使公司能够实施其他债务重组。
征求美元债持有人同意以延长到期时间18个月,金融债委会组建中。
苏宁电器集团港交所公告,其担保发行的票息7.5%的美元债由于特定条款被触发,今日起暂停交易。同时,公司在另一份公告中称,该债券的发行人和担保人面临流动性问题,其自有资金不足以偿还到期的债券;债券将于9月11日到期发行人和担保人正为其本期债券筹集资金,并征求持有人同意以延长债券到期时间18个月。如果征求未能成功,发行人和担保人将无法在债券到期时还本付息担保人正与其债权人积极谈判。金融债权人委员会正在组建过程中金融债权委员会是为了有序处理苏宁集团的债务风险,包括其境外债务。
9.华宇软件:涉嫌行贿,华宇软件董事长5个月前已遭立案调查
8月29日晚间,华宇软件(300271)公告,透露了一则5个多月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董事长邵学于今年3月因涉嫌行贿被北京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未能在半年报董事会履行相关职责及发表意见。 公开资料显示,邵学为华宇软件实控人,目前兼任公司总经理。
10.上陵集团:无法按期披露半年报,管理人正进行重整计划草案表决统计工作
8月30日,宁夏上陵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告,受破产重整影响,公司无法按期正常披露半年度报告。
11.宜华集团:延期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证监会调查尚未有最终结论
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证监会对公司子公司宜华科技进行立案调查,目前尚未有最终结论,合并基础不确定且无法判断立案调查结果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出于审慎原则,公司延期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将于证监会正式通告调查结论后,适时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
1.“两融套现”遭遇强监管,要求券商排查清理违规行为
8月30日,据证券时报,近日,有券商收到监管部门下发的《规制“两融套现”风险促进业务回归本源》文件。文件指出,部分投资者利用融资融券交易套现,实施绕标、融资等行为,刻意规避监管要求,扰乱交易机制,违背业务本源。证券公司作为融资融券业务的组织者,要切实承担主动管理职责,强化风险监测监控,引导投资者理性合规交易,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其中“两融套现”问题较为突出。两融套现是指,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交易套取资金, 以实现购买非标的证券(即“绕标”)或融资转出信用账户(即 “融资”)等非正常交易目的。监管部门提出:一是正视“两融套现”问题,强化展业合规意识。二是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主动排查清理违规行为。三是回归两融业务本源,严防融资“信贷”化。
2.8月16家银行发债2096亿元,二级资本债占逾六成
8月30日,据澎湃新闻,8月商业银行发债规模较上月有明显提升,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创今年以来单月最高。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发行公告统计,今年8月发债银行共16家,商业银行债发行规模为2096亿元,其中二级资本债的发债规模为1400亿元。今年8月银行发行的债券类型包括: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即永续债)、二级资本债、“三农“专项金融债、创新创业金融债等。从8月发债银行类型来看,城商行9家、农商行4家、国有大行2家、股份行1家。同时,根据澎湃新闻统计,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债规模达10911.1亿元。其中,永续债发行规模达3308亿元、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发行规模达2845亿元、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达2546.1亿元,是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规模最大的三类债券。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均为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永续债补充的是商业银行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债补充的是二级资本。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曾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持续增长,资本补充问题日益突出的环境下,作为外源性资本重要补充工具的永续债愈加受到了商业银行的重视,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有望继续增长,发行主体将继续向中小银行倾斜。
数据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评级公司公告、上市公司公告、港交所、澎湃新闻、证券时报、Wind、DM等。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