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中设的部门管理是什么意思t3怎样设置部门档案
70
2025-04-30
据财新独家消息,应监管层要求,中国华融正在一次性处置旗下七家子公司资产,非主业的金融牌照已全部在内,如若均处置完毕,华融的总资产将缩表到万亿左右。这是否意味着,信达、长城资产及东方资产也要走到强清金融牌照的这一步?
监管要求年内尽快处置
财新消息称,近期监管对作为会管机构的华融提出明确要求,回归不良资产处置的主业,在年内尽快处置旗下持牌机构、境内子公司,以填补坏账窟窿,减少对母公司净资本的消耗。
我们认为,这则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首先,
6月10日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退出投资企业国经中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比例为23.0769%,北京国经中泰资本接盘。
其次,
在华融遭遇年报迟发黑天鹅事件后,华融官方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特别强调专注主业,加快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而银保监相关负责人在公开场合亦如此表态。
4月初,
华融副总裁徐立勇就年报事件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华融近年来坚持聚焦主业、回归本源……加快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力度。
4月16日,
华融召开2021年一季度形势分析会议,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占峰会上表示:全系统要在银保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
6月15日,
梁强到任后,华融首次发声,对2021年二季度主业情况进行小结:
称公司各分支机构已参与竞价的不良资产包涉及债权总额450亿元,对接超过30余家银行机构,
涵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各省市城市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
现阶段仍有涉及债权总额近千亿元的不良资产包尽职调查工作在积极推进。
频繁强调专注主业,二季度还未结束的情况下发布数据,华融对外在释放什么信号?加速剥离非核心资产,化解自身风险。
经过十余年的扩张,在四大AMC中,华融的子公司是最多的一家,旗下拥有华融证券、华融金融租赁、华融湘江银行、华融信托、华融期货、华融融德、华融置业、华融国际、华融消费金融等。如图:
华融都有什么牌照?除了保险之外,其余都有。
含不良资产经营、资产经营管理、银行、证券、信托、金融租赁、投资、期货、消费金融。
若此次一次性处置七家子公司,预计除了保留不良资产经营及资产经营管理外,其他金融牌照,华融统统不要了。
感慨此前10年,四大AMC在集齐全牌照的路上蒙眼狂奔。
10年金控梦
AMC在1999年成立之初,预计了十年的存续期。按照计划,到2009年,各AMC结束神圣使命,回归母体银行。
但是,十年存续期到了之后,四大AMC发现,自己回不去了。不过回不去和不想回去还是有区别:经过2008年的大水漫灌,遍地是钱的年代,但凡有块牌照,金融机构基本上属于抢钱。
既然如此,回去作甚?
不回去,那就自己单干。怎么干?
一是借中央抑制银行对房地产输血的机会,对房地产大开方便之门,15%、20%甚至是更高的年化收益率,纷纷流向房地产。所以,信达在港交所上市前夕,被媒体称为“影子银行”,其实,这不冤枉。顶多算是信达这个AMC的老大哥,代各位兄弟受过罢了。
二是大买特买牌照。金融是什么?金融是稀缺资源的配置。什么最稀缺?钱?牌照?土鳖才选择钱呢!
AMC作为非银机构,证券、银行、保险作为传统的三大牌照,必须齐全。信托、基金、租赁也比较热门,没这三张卡,怎么召唤神兽啊。
当然,买的过程,称要构建金融控股集团。
一路买下来,信达和华融在港上市时,基本都将一个同样的故事:以不良资产经营管理为主业,投资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业务并举的发展战略。
所以,很难说“买”之前有什么明确的打算,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金控格局的形成是AMC发展过程中不得已的选择,是脱离当年监管机构限定的10年存续大限、走上商业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的痛苦过程。
金融牌照全碎了
2019年,随着中国信达转让幸福人寿的全部50.99%权益这一标志性事件,四大AMC拉开了“瘦身”大幕,全牌照的金控集团开始破碎。
据中纪委2021年初的官方消息:
四大AMC瘦身化险三年以来,共整合撤并56家子公司,其中境外8家,非金子公司资产规模缩减1884亿元。华融列入清理的19家非金子公司中,已有2家清算注销、7家进入退出程序,同时还自行清理100多家附属机构;信达公司主动调整结构,继转让信达财险之后,又出售幸福人寿全部股权,实现集中资源做主业;东方公司正在转让24家小额贷款公司。
而在2021年4月,长城资产挂牌旗下的长生人寿。随后挂牌宁夏AMC、甘肃AMC全部股权。
但对于四大AMC来说,清出子公司与清出金融牌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后者定是痛定思痛不得已为之。试想,此次华融处置所有的非主业金融牌照是否为信达、长城资产、东方资产开了一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