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中账期设定用友t3的账期管理
170
2025-04-30
3月31日盘后,
中国医药(600056.SH)接近
“天地板”的“超级大面”冲上微博热搜。
早盘,中国医药高开高走,开盘后15分钟便封死涨停,彼时股民在股吧里欢庆着 “又是提前打卡下班的一天”,可不曾想,下午就风云突变,13点19分,超3.6亿元获利资金蜂拥而出,瞬间砸开涨停板封单,随后有资金试图修复股价,尝试失败后股价便一路倾泻,直至收盘,中国医药收跌9.64%,全天振幅19.78%,成交金额达到108.87亿元,换手率24.91%。
3月以来,中国医药的股价有如坐上了“直升机”,从3月2日到31日,中国医药从最低的10.97元/股一路涨至最高的44.26元/股,即便今日大跌后报收36.36元/股,股价也已经在短短一个月内实现翻两倍。
消息面上,早在3月初,业内就开始流传"中国医药拿下辉瑞新冠药代理权"一事,中国医药在3月2日到3月7日期间获得四连板。随后的3月9日晚间,中国医药发布公告称与辉瑞公司签订供货协议,9日同日,辉瑞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发文"盖章",称"非常荣幸可以同通用技术中国医药合作,支持中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应对这一公共卫生危机"。
今日的这碗“大面”,受伤最深的或是散户,盘后龙虎榜显示,散户大本营的“东财四子”分列买入榜前四。
整体来看,在这个高度,中国医药散户博弈居多
。收盘后,有股民在社群里诉苦到:“又是一家人整整齐齐站岗的一天。”
“炸板潮”引发的连锁反应
通过复盘,记者注意到,中国医药“炸板”引发的连锁效应在高位股之间开始蔓延,
浙江建投(002761.SZ)、贵州百灵(002424.SZ)、光大嘉宝(600622.SH)
等个股纷纷炸板。
此外,中国医药“炸板”引发的伤害并没有一次性结束,13点50左右,随着其回封失败、开启“跳水模式”,引发了第二波“高标股”的炸板,
信达地产(600657.SH)、中交地产(000736.SZ)、天房发展(600322.SH)、渝开发(000514.SZ)
几乎同时炸板,天房发展(600322.SH)也吃到了16%的“大面”。
仅有少数个股可以幸免,
海泰发展(600082.SZ)
和
南国置业(002305.SZ)
抗住了获利资金的抛售压力,直至收盘仍保持“一字板”。
一位不愿具名的杭州私募人士对记者指出,整体而言,市场风险仍高于机会。虽然市场上“落袋资金”与“激进资金”并存,一方面中国医药炸板,另一方面
阳光城(000671.SZ)
与
联络互动(002280.SZ)
在炸板潮的情绪中逆势拉涨停,也为市场带来了一线 “生机”,但是横向看,近期强势股封板仍为少数。
对于不少高位股的炸板,该人士还指出,首先在交易时间上,今天是节前倒数第二个交易日,根据A股的“T+1”交易制度,今天是“过节”资金节前最后的卖出时间窗口。
此外,记者注意到,国产新冠药上市在即,对中国医药也是利空。
开拓药业(09939.HK)
曾在本月早期表示,将在2022年3月下旬,最迟不晚于4月上旬公布在美国等国家进行的普克鲁胺治疗轻中症非住院新冠患者III期临床试验(NCT04870606)的顶线(top-line)数据。
对于节后市场走势,机构分析师仍持乐观态度。
光大证券分析师张宇生认为,市场积极因素正在酝酿,看好4月A股市场表现。在各类风险因素的影响下,3月市场表现不佳,但当前各类风险因素的影响趋弱,而市场积极因素正逐渐积累。此外,4月进入财报季,历史上,财报超预期的公司往往会有更好的表现。
近日,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表示,A股3月15日已见底,大概率不会二次探底。而对于接下来的投资机会,刘劲津认为,中长期可关注新能源汽车等成长性股票,短期方面,与基建相关的板块仍有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