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中结账顺序t3记账和结账的顺序
159
2025-04-30
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
——毛泽东
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基础上的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YYDS(永远的神)。
在开始本篇文章之前,首先提出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人没了、钱还在” 与 “人还在、钱没了”,哪个更可怕?
第二个问题是,
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第三个问题是,
给你26万,穿越回2003年去投资, 你会投资什么?
带着这三个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医在近代以来面临的普遍质疑和否定,提出中西医结合疗效好,揭示中医投资的风口已经来临,最后对中医药投资进行展望,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中医: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第二部分: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第三部分:中医投资的风口已经来临
第四部分:A股的中医药相关概念股
上周末跟原国都期货、现港信期货马春阳总经理,华夏幸福研究院顾强院长,讨论了中医药投资的可行性,才得以成文,特此感谢两位大佬的指导。
中医: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自19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欧美西方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扩大工业品市场和获得原材料产地。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大清还沉醉在农业大国中洋洋自得。英法等列强通过对清战争,将自诩为“天朝上国”的大清摁在地上摩擦。大清除了割地赔款外,国家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全无。
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提出各种救国、治国方略:洋务运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但这些治疗方案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在中国近代的“救亡图存”语境里,疾病和体弱作为一种文化隐喻,很自然地成为的政治家、知识精英、地方士绅,甚至普通民众关于国家或民族形象的想象,由此形成了一套“强国强种”的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可让所有人,清楚地感受到,
国家像病体一样被侮辱、践踏和歧视,进而又把被治愈的病体想象成民族再生的符号
。
“东亚病夫”开启新文化运动
“东亚病夫”
,为清末民初最为熟知的以疾病隐喻社会政治的概念,其并非单纯指国民体质的虚弱多病,更
强调的是国体的积贫积弱、国民的麻木不仁
。
辛亥革命后到新文化运动这段时间(1911-1922年),随着大批留学知识分子的归国,倡导西学,鼓吹科学与民主,科学文化构成了近代文化的主旋律,而医学与政治的互喻已成为人们通常采用的话语模式。
无论是在论述爱国主义或是强国方略时,强种健民则始终是当时最为优先的考量
。
这场新文化运动致力于传播西方文化,否定传统文化,甚至提出全盘西化,而中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而然成为其攻击的对象。
中医被打入冷宫
中、西医学的论争最为激烈,几乎所有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都加入到这一论争中,其基本观点是:
西医能说清楚道理,治不好病也是科学;
中医不能说清楚道理,治好了病也不是科学。
中西医问题的争论,不仅涉及到两种医学体系理论与实践的价值,而且更广泛地牵涉到东西方文化传统问题,涉及不同的自然观、生命观与方法论问题。因此,这场争论,从医学界扩散到整个文化界、思想界、知识界,甚至政治界。
孙中山、汪精卫等政界领袖,胡适、梁启超、严复、鲁迅等学界大咖,不同程度地对中医学持否定态度,认为中医不科学,主张全面西化,力主普及西方医学,
这种观点至今仍然为一些人所认同
。梁启超曾明确指出:
“(中医的)阴阳五行说,为二千年来迷信的大本营……此种诡异之组织,遂二千年蟠据全国人之心理,且支配全国人之行事。嘻!吾辈死生关系之医药界,此种观念之产物。”
此后,中医逐渐被主流社会所抛弃,西医获得了中国医学的主导地位,民国政府采用西方的医疗卫生体制建,构起新的国家卫生体系。
中医为啥被黑得这么惨?
从胡适的“
中医很糊涂,但能治病
”,到今天网上流行的“
中医让你糊里糊涂地活着,西医让你明明白白地死去
”,可谓是一脉相承。这暴露出一个惊人的现实是,在当今以西方科学为主导的社会里,中医处境何其尴尬。
辣么,中医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导致总有人黑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呢?
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
1、庸医、江湖骗子横行
不读圣经的牧师见不到,不念佛经的和尚也没有,不读《皇帝内经》的中医却不难找
。正因为中医学的门槛很高,中医人的门槛又真的很低,庸医、江湖术士等自黑者,一次又一次地让患者对中医失望和误解。
如果说庸医还只是“好中医”的猪队友,那些打着中医旗号、招摇撞骗的所谓“养生大师“”和“神医高手”对“真中医”的伤害更甚。诸如“太医”刘弘章、“排毒教父”林光常、“绿豆神医”张悟本、“神仙道长”李一、“百变神医”刘洪斌……前赴后继,堪称养生界一大“奇观”。
2、中医技术不断失传
一方面,中医技术面临着不断失传的风险,导致一代不如一代:
古代医术高超的医生主要侍奉权贵,普通大众很难接触到好中医、神医。同时因为各种原因,医术在师徒的代际传承中不断失传。
封建社会老百姓会因为天灾人祸而大量死亡,可以提供大量尸体供中医们观摩验证。进入现代社会,别说中医,就连西医都有点缺尸体做实验了。
另一方面,先别提各种假药,以及谋利分子的胡吹(比如过分夸大虫草、玛卡、胎盘的功效),即使去药店拿到真药材,也存在中药原料药效不如古代的问题:
现代中药原料,由于大规模人工种植,不如古代采集来的野生药材。
由于中国加入世界动植物保护条约,很多珍贵药材已经不得入药了。比如犀牛角被替换成了水牛角。
3、中医博大精深带来的高门槛
中医的理论基础博大精深,比如阴阳五行、天干地支、虚实寒热,普通大众,甚至中医初学者听了都会脑袋瓜子疼,条件反射就想后退闪人。
《内经-灵枢》说,“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即高明的人可以通过事物的外部表征看透事物本质。
世间虽有扁鹊、华佗、李时珍、张仲景,但普通人要修炼成中医大师,需要问诊病例和岁月的累积,更需要个人的悟性。对于嘴上没毛的年轻中医,看病时一望、二闻、三问、四切,要做到“司外揣内”和“治未病”,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4、中医黑有意无意地抨击中医
中国所有的中小学实行西式科学教育,学生在学校学习西方文化中的数理化和英语。即使在提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传统文化也只是被当着无关紧要的内容教授给学生。全民性的科学教育,更是将科学在中国人的自我意识里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所以,当今的中国年轻人对西医更容易接受,平常看病也基本选择西医,对中医不了解,甚至产生误解。
因此,即使中医认识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也具有实践性、可验证性,但不能完全按现代科学的术语表述,以及由于科技手段的制约,中医的一些认识和解释暂时无法被现代科技所实证。这就很容易导致人们认为中医是不符合科学标准,是“伪科学”、“不科学的”,甚至是“反科学的”东西。人们日常交谈讨论中医,也很容易导致“友尽”——由于双方观点过于分歧,导致连朋友都没法做了。
黑中医的人,有一小部分是真的把科学作为了信仰,更多的人或者只是跟风,以此彰显自己的文明进步。但真要辩论起来,他们未必能说得清楚中医到底是什么。网上中医黑随处可见,现摘录几句如下:
医学界最大的忽悠不是日本的“水知道答案”,不是美国的“酸碱体质”,而是中国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它既不能证实,也难以证伪。说好听点,“玄乎其玄,众妙之门”;说不好听,虾扯蛋。基于此等学说构建起来的医学过于玄乎,进化不到现代医学的领域。
中医几乎就是巫术,不抛弃中医是中国愚昧的标志之一。任何智力正常的人,一旦不幸染病,第一反应是求诊大医院,现代化的大医院,或者直说找西医。时至今日,残酷的事实是,只有幻想长生者、无病呻吟者或病入膏肓者,才眷顾中医。
“中医辨证施治,有的治得好,有的治不好,中医说这是体质不同。那么,是不是同样可以怀疑,其实就是碰运气。”
5、西医既得利益集团的打压
“只要人识货,茅草都是药”。中医药材丰富,就地取材,造成中药成本极低,制作简单方便,只要掌握药材搭配、火候和剂量即可。
现实中有许多例子,比如一个人三四年久治不好的咳嗽,用一味乌梅就治好了;一个寒湿体质的便秘便血,用一味白术就治好了;一个急性阑尾炎,一付中药止痛,两副中药就好了;小孩疝气,用中药贴肚脐三天就好了。可以这样说,用单味药能够治好的病多了去了,成本极低。至于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秘方,中国更是举不胜举,看起来不起眼,但却能够药到病除。
如果中医这样治疗病人,恐怕绝大多数西药厂都要倒闭,许多医院都要关门,绝大多数医生都要失业,更别说那些高薪的医药代表和药厂的高额营销费用、名家站台费,后果不堪设想。为了让西药药厂、医院、医生、医药代表都能多多赚钱,抹黑、打压中医药便成了西医药既得利益集团必然采取的手段。
此外,中医的优秀,不仅体现在它用最少的钱治好病,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过程中,
中医兴,中国传统文化兴,中国兴
。为了让中国永远屈从于欧美,受高价西医药的剥削,打压中医就成了西方人的必要手段——他们买通了一些文化汉奸,不断污蔑中医,指责中医是伪科学,是应该淘汰的东西。
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晋·杨泉《物理论》
中医历经几千年,有着深厚的底蕴。这几十年虽然落魄,但底蕴仍在。古代老中医,在徒弟学成出师时都要赠送两件“毕业礼物”:一把雨伞和一盏灯笼。
这又是什么套路?
原来,中医讲究救死扶伤,大医精诚,需要无时无刻为病人着想,所以雨伞和灯笼就成了师父给予徒弟的激励和警戒物:
雨伞,方便在下雨时出。灯笼,方便在夜晚出诊。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和接纳程度,往往受到自身三观,以及家庭、社会观念的影响。调查发现,当被问及如何认识中医和西医时, 绝大多数的人都只会说“中医治本, 西医治标”或“中医见效慢, 西医见效快”,不明所以、真伪莫辨。
那么,到底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事实上,中医与西医并非“是非黑白”的对立关系,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治病救人,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争执,根源在于二者思维方式不同。
中医的特点
中医的根基,是中国本土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它是古代哲学思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宝贵结晶,拥有一套完整、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中医重点关注功能,注重全身,重视宏观和整体,讲究的是“
模糊的正确
”——中医想方设法用仅存的一点视力看到了一个整体但朦胧的大象。中医将人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比如,遇到便秘知道找脾的原因,遇到过敏知道找肺的原因。
西医的特点
西医的根基,是现代人体解剖学、细胞微生物学、病理组织学,以及现代先进的检测仪器等。它是许多现代学科的集成,拥有一整套完整、系统的现代的西医学的理论体系。
西医重点关注解剖,注重身体某一个部分,重视微观和局部,讲究的是“
正确的模糊
”——靠手去摸,结果摸到的是一头“支离破碎”的大象。西医眼中的人体就跟机器一样,哪个零件出了问题,就从哪个零件修理,倾向于盯着病灶找问题。
以治疗糖尿病治疗举例。由于中、西医的依据和注重点不同,两者在病理认识、治疗方法和结果上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治疗疾病的方法,
面对完全一样的人体,但中西医对人体的认识却完全不同,二者各有优势,均不完美。
治病救人才是医者之道, 治病大于用药(卖药),才是医疗之合理体系
。只有双方取长补短,在相爱相杀中共同进步,“中西医结合疗效好!”
中医投资的风口已经来临
雷军有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拿这句话来形容当下的中医药行业,恰如其分。
中医是人类历史上传承最长、检验人数最多的系统医学,最为突出的优势是医疗成本低。“安全、有效、廉价”的中医药,正在对健康中国、健康世界发挥其独特作用。中医药行业的投资风口正在来临,主要是有如下四个方面原因。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巨大需求
对于富裕的老年人来说,
“人还在、钱没了”与“人没了、钱还在”哪个更不能接受?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要想清楚也很容易。比如,假如作为富商的你外出经商,遇到彪形大汉拦路抢劫,你是舍弃钱财还是舍弃性命?
如果把劫犯换成疾病,又如何选择?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希望人活着钱还在,人还在钱没了也能接受
。
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未来30年老龄化还将不断深化。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公民人数达到2.41亿,占中国总人口的17.3%。1962年到1975年,中国人口增加了2.5亿。2050年左右老龄人口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大约占比35%。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各国迎来了生育高峰,中国也是如此,一般家庭普遍生几胎。这波婴儿潮的人们,现在普遍在50岁以上。以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活到80岁计算,正好还能活30年。因此,未来30年,将是医药消费的高峰期
,是中国康养产业的黄金30年,也是中医药投资的黄金30年
。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未来30年中医产业将是一个回报丰厚的长坡赛道!对于富裕的退休老人来说,他们不同于很多年轻的中医黑,老人们普遍相信中医而且惜命,治未病还能康复养生的中医,就成了中老年人的不二选择。
推动中医复兴并走向全世界是中国国家意志
传统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瑰宝,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中医药作为成熟的传统医药体系,不仅曾影响周边国家,还漂洋过海走向世界。2010年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国向亚非拉近70个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几乎每个医疗队中都有中医药医务人员。中医药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广泛认可,特别是在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传染病的防控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2017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发布《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其中指出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将建立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重要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
中国兴,则中国传统文化兴,传统文化兴则中医兴
。强权即公理,推动中医走向世界是国家意志。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强大,中医必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输出到全世界,这属于政治经济规律。
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扶持中医产业
一个产业要获得长远发展,获得政策的支持必不可少。近些年来,中医产业不断获得政策扶持,利好不断。
2001年9月,颁布了第一个《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出台,明确指出保护、支持、发展中医药事业,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
最近两年,扶持和发展中医的政策加快出台:
2020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决定部署“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
今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磅利好政策《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5月13日,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的决策部署,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共同编制《“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设3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重点提升中医药基础研究、优势病种诊疗、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医药装备和中药新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能力。在运行管理、岗位编制、人才聘用、经费使用、薪酬及绩效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建立新机制,允许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对科研岗位人员有独立的职称评审权。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为中国医药行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打开中医药行业成长天花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对于新冠肺炎防治的独特疗效引起了全球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中医药迎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资金不断涌入中医行业
2016年,中国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致力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有9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0%的乡镇卫生院、87.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9.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县以下基层中医药事业迅速发展。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71.5万人,年诊疗人次约10.7亿;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60738个,全国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123.4万张。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康养提升为国家战略,引领社会资本涌入康养领域。规划纲要提出,
到2030年健康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6万亿
。规划纲要还明确指出,建立中医服务区,推广中医治疗手段,到2030年使中医药在治未病中发挥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发挥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发挥核心作用。因此,可以预见,随着中医药学强调“治未病”,提供医疗、预防、康复、养生等多种服务的中医馆获得很大发展。
A股中的中医药概念股
投资机会看人口变迁,过去20年城镇化,最佳投资机会房地产;未来30年老龄化,最佳投资机会医药股
。
作为股民,技术派江恩曾说:顺应趋势,花全部的时间研究市场的正确趋势。如果保持一致,利润就会滚滚而来! 我们应该
挖掘于板块个股机会于潜龙勿用时,历经见龙在田的试盘、或跃在渊的启动,直到飞龙在天的明牌启动,在亢龙有悔之前的离场
,这是股民们的追求。即使很难做到,也要不懈努力地去接近目标。
长期投资标的物的选择
设想一个场景:
给你26万元人民币,让你穿越回2003年去进行长线投资,持有到2021年的今天。你会投资什么?
A、买入房产
B、买入股票
C、坚持买彩票
D、创业
只有不到2%的人会去创业或者坚持买彩票,所以这里就不讨论了,今天只比较一下投资房产和投资股票:
对于90%以上的人来说,肯定是选择买入房产,投资回报率不低于10倍,最多能增值到5-6000万。
对于5%的人来说,可能会选择买入股票。如果买入了贵州茅台,最多能增值到9500万。但如果买入的是中药股片仔癀,最多能增值到1.1亿。
看起来,如果穿越回去,大家应该买入中药股——片仔癀,而不是去屯房子做收租婆(公)。
中华文化瑰宝——中医是个大有可为的产业
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成功,要归功于中医。晋朝有一个中医大拿叫葛洪,他可以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医治病人,最终写成了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屠呦呦从这本草木宝典中发掘出了青蒿素。经过反复试验,1971年她提炼出的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2011年9月,她因此获得拉斯克医学奖,二年后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所以,对于中医宝库,我们需要大力挖掘,发扬光大中医。
中药的核心机密,就在于配方和炮制方法,但国家对重要的药方进行了明确规定和等级划分,即将中药的保密配方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个等级,为
国家绝密级的配方
,也叫国家中药绝密品种,保密期限为永久,目前只有
两个
,分别是
云南白药和漳州片仔癀
。
第二个等级,为
国家级保密配方
,当前仅有
五个
,分别为:
北京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山西广誉远国药的龟龄集、广州奇星药业的华佗再造丸、杭州雷允上的六神丸、上海和黄药业的麝香保心丸
。这五个仅次于云南白药和漳州片仔癀,保密期限为长期。
第三个等级为中药保护品种,一级的保护期限为三十年、二十年、十年不等,二级的保护期限为七年。
正如
买茅台的人不喝茅台,喝茅台的人不买茅台
,买片仔癀的人也一样,都是供权贵和富豪们消费的。2021年的今天,贵州茅台酒一瓶卖1500元(市场价更贵),而片仔癀一粒也可以卖1500元。
喝酒吃药是刚需,对于“腐败”的土豪们更是如此。
“土豪劣绅”们左手喝茅台吹牛B,右手赶紧从手包里掏出片仔癀补肝,这就是富贵人群的“
茅片组合
”
。
中医药投资暖风频吹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生存压力加大,以及老龄化等因素,许多疾病的发病率逐步提高,而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收入水平的提升,又为这些领域的用药金额提供了想象力。
中国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8年时间净增人口高达1.57亿,这些新增的人口将在未来十年进入60岁的阶段,即在下一个十年,老龄化很可能造就医药股在下一个十年迎来需求的爆发,形成又一个长期牛市。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是十九大制定的健康中国战略内容,中医药的地位在不断提升,中医药迎来了千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机。依托千年传承优势和“一带一路”的推动之下,中医药必将成为未来医药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此时,医药板块的风口正在来临!
医药股中优质赛道的选择
医药股一直是A股投资的优质赛道,而医药股本身,又是一个细分领域复杂的行业。因此在医药股投资上,选择其中的黄金赛道尤为重要。
目前,A股中医药板块最新总市值已经超过万亿元,但
仅有片仔癀和云南白药两只个股市值超千亿
,主要因为是两家公司产品均属于国家绝密配方。6月以来,超半数中药股录得正涨幅,其中广誉远股价6月以来快速上涨,半个月时间内股价实现翻倍。
从业绩来看,中医药概念股2021年一季度整体向好,70只个股中65股盈利,仅有5股亏损,盈利个股占比高达92.86%。其中涨得最好的牛股,包括片仔癀、云南白药、广誉远、同仁堂等。
从70只中医药概念股中选择优质标的,是我们投资成功的关键。这里给大家提供两种选股思路:独自自主选股和抄作业选股。
独立自主选股
对于普通散户来说,对行业和个股基本面都不是很了解,自己独立选出牛股不太容易。
在这里提供一种投资思路:
首先,放弃那些天花板比较明显的行业,将精力主要集中在
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的细分领域,比如治疗
肾病、肝病、肿瘤、心血管
领域的医药公司。
其次,
应该重点关注
发病率和用药金额比较大
的细分领域,这里主要包括
三大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
从全球来看,
这三种病已经占了医药消费的70%
,其中60%的钱是花在了缓解症状上。投资也要抓主要矛盾,就搞它们就对了!
这三种病,不但是慢性病、老年病,而且这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这可能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久坐不动,吃得也不健康,生活压力又大。这三种病治不好,但是又让你死不了。通过对症治疗,中、西医可以在损害生命质量的前提下,让你活着不死,还得天天反复消费,但中医药的消费量更大。
再次,本着
买在分歧、卖在一致
的投资原则,目前对中医药股票的投资,尚处在分歧较大的时候。
结合中国目前A股市场的情况,A股市场医药股的估值处在一个底部区域,未来升级和国产替代的空间巨大。中国有14亿人口,而且老龄化严重,会养大一批中国的医药企业,预期未来30年内投资回报率在100-500倍之间。
最后,具体到个股的选择上,生产治疗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药品的公司,绝对是好行业、好赛道的公司。精选几个股票,适当分散押宝,不断跟踪调仓,最后重仓押到某匹黑马或者白马上。
上述三种病,不但发病率、住院率极高,而且治疗这些病的药物是医院用量最大的药,也是必用药品。这一类公司,其实也不少:
天士力(600535) 治疗高血压、心脏病;
华润三九(000999) 治疗高血压、心脏病;
易明药业(002826) 治疗心脏病;
信立泰(002294) 治疗高血压、心脏病;
华东医药(000963) 治疗糖尿病、心脏病:
华润双鹤(600062) 治疗糖尿病、高血压;
通化东宝(600867) 治疗糖尿病;
贵州百灵(002424) 治疗糖尿病。
抄作业选股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
别人的选股思路和持仓只是作为拓展思路的一种途径,大家不能盲目抄作业!
高毅资产
重仓持有的中药股有:广誉远、康缘药业、羚锐制药、同仁堂、康弘药业。
私募大佬
林园
最认可的
19只价值投资医药股:
1、云南白药:中医龙头,A股历史上涨幅非常靠前,历史收益惊人。
2、片子癀:中医龙头,A股历史上涨幅非常靠前,历史收益惊人,上市18年涨31倍。
3、恒瑞医药:创新药龙头,医药板块财报和股价多年稳定、表现漂亮的公司。
4、药明康德:新药龙头、独角兽。
5、华兰生物:血液制品龙头,公司质地优良,股价长期走势稳健。
6、新和成:维生素龙头公司,业绩受维生素A、E价格影响较大,维生素价格近年保持稳定上涨,稳中有升的态势。
7、通化东宝:糖尿病龙头,
8、科伦药业:大输液龙头公司。
9、爱尔眼科:眼科龙头。
10、恩华药业:精神药龙头。
11、长春高新:生长激素龙头。
12、通策医疗:牙科服务龙头。
13、上海医药:医药商业龙头。
14、鱼跃医疗:医疗器械龙头。
15、乐普医疗:心脏支架龙头。
16、山东药玻:药用玻璃龙头。
17、迈瑞医疗:医疗器械龙头。
18、白云山:综合龙头。
19、华东医药:综合龙头,医美概念股。
按照惯例,在文章的最后开始发福利。近期中医药板块持续活跃,下面汇总了
特色中药概念股
:
600771广誉远:公司子公司--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知名医药生产企业,距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曾与北京的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的陈李济并称为“清代四大名店”,07年被国家商务部首批确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主导产品“龟龄集”和”定坤丹”是中医名药,现为“国家保密品种”、“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据传山西国资将控股广誉远。
600993马应龙:公司是经国内贸易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创始于公元1582年,经过400多年持续健康发展,公司已成为一家涉足于药品制造、药品研发、药品批发零售、连锁医院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化多功能国际化的医药类上市公司
000989九芝堂:公司是中国著名老字号,综合经济实力在湖南省医药行业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医药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百强”和“湖南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百强”。
600332 白云山:公司是国内中药行业品种最全、中华老字号品牌最多、产值最大的中药企业,中药品种多达400余种,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传统中药分类,45种国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其中有20余种为独家生产品种,另有独家代理的100多种国外名牌医药产品。如王老吉、陈李济、潘高寿、敬修堂等,都是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店。其中包括消渴丸、华佗再造丸等20个独家产品。王老吉凉茶、保济丸、乌鸡白凤丸等产品都是享誉华南、东南亚的知名产品。继公司属下王老吉药业、敬修堂药业等五家企业入选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认定名单后,中一药业等三家企业入选第二批“中华老字号”认定名单。
000538云南白药:云南白药是我国云南省特有的老字号中成药,“云南白药”品牌是经过百年的发展的老品牌、中国驰名商标。云南白药的配方被列为国家绝密配方。云南白药的主要功效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和活血化瘀。云南白药集团主要分为四个业务板块,分别是药品,保健品,中药资源和医药物流,主营业务清晰,营运状况良好。
603896寿仙谷:寿仙谷”商标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被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00436 片仔癀:公司成立于1999年,2003年上交所上市,公司的主要产品就是片仔癀,产品的原料主要由牛黄、麝香、三七、蛇胆组成。其主要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和消肿止痛。片仔癀的配方、工艺均被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保密局列为国家绝密,给片仔癀带来了极高的护城河。片仔癀系列药品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片仔癀连续多年居中国中成药单项产品出口创汇前列。公司现有的在产产品剂型(共9个),包括糖浆剂、酊剂(口服、外用)、煎膏剂、丸剂等全部通过中国GMP认证。
600085同仁堂:中药行业金字招牌:中医药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北京同仁堂是中华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经三个世纪的历史沧桑,凭着一流的产品质量和卓著的信誉,“同仁堂”金字招牌享誉中华,名扬海外。“同仁堂”这一老字号已成为我国传统中医药的象征,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象征。“同仁堂”商标作为中国的驰名商标,已在马德里协约和巴黎公约国注册,并且是第一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同仁堂”商标这一无形资产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这一中华老字号已成为其不断发展的特有优势。公司的业务主要为生产和销售传统的中成药,产品对象包含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同时根据客户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产品。
600329中新药业:公司拥有达仁堂、松柏、乐仁堂、隆顺榕、京万红和痹祺等六件中国驰名商标,长城、体舰特子社复、沽上药酒工坊和健春等12件著名商标,以及隆顺榕、达仁堂和乐仁堂等三个中华老字号品牌。
000423东阿阿胶:东阿阿胶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唯一代表性传承企业。主导产品“东阿”牌阿胶具有2500多年历史,汉唐至明清一直是皇家贡品。
600976健民集团: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武汉健民前身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中药名店之一的叶开泰参药店,距今已有370年历史,现拥有十余个子公司,集生产、科研、经贸于一体,年生产能力近十亿元。
300108 吉药控股:购买金宝药业97.713%股份。金宝药业主要从事中成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有治疗妇科疾病类的止痛化癥胶囊和中药治感冒的乐达非牌热毒平颗粒等。
300534陇神戎发:公司是一家集新药研发、中药加工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主打产品、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元胡止痛滴丸被列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并先后荣获甘肃省著名商标、甘肃省名牌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
300519新光药业: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外伤科疾病和保健滋补为主,主要产品为黄芪生脉饮、伸筋丹胶囊、西洋参口服液等。
600613 神奇制药:近年来,公司积极探索OEM品牌输出、商业配送、推进现代物流延伸服务,探索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等新商业模式,同时投资建设中药饮片加工基地项目及其他保健食品生产合作项目,进驻大健康产品生产领域,不断拉长公司前后产业链。
000790华神科技:核心中药产品三七通舒胶囊是国家原二类中药新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另外鼻渊舒口服液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属全国独家医保产品;18年医药制造业收入5.91亿﹐占比93.22%。
002118紫鑫药业:公司的人参产品分为粗加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粗加工产品包括白参、红参、生晒参等系列产品;深加工产品包括人参双耳饮料、人参果蔬发酵饮料、鲜人参蜜片、玉红颜红参阿胶糕、模压红参、林下金参、双佳金参、人参茎叶提取物、人参提取物和红参红枣固体饮料等,公司现已取得4个系列人参食品生产许可证,涉及产品包括饮料、糖果制品、蜜饯、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等。
600381青海春天:公司主营业务为冬虫夏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业务,曾借壳ST贤成上市,股价从1.99元涨到50多元。
600750 江中药业:主打健胃消食片,聚焦胃肠领域50 年,品牌价值沉淀。
600252 中恒集团:公司是全国中药业利润百强企业,所拥有的梧州制药集团拥有着近50年的发展底蕴和产业基础,拥有中华跌打丸、妇炎净、血栓通冻干粉针等一系列名牌产品。
600272 开开实业:医药业主要是中、西成药的批发、零售及以中华老字号“雷允上”为品牌的中医药药学服务和自主品牌“上雷”牌高档滋补品的销售,全年主营业务收入70,673.52万元。
600557康缘药业:金振口服液,公司共有44个药品为中药独家品种,共有4个中药保护品种。
000908景峰医药:目前公司主要中医药产品有心脑宁胶囊、通迪胶囊、消炎利胆胶囊、妇平胶囊、儿童回春颗粒、镇痛活络酊等。
002737葵花药业:各类中成药、化学药品(包括生物制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拥有片剂、丸剂、散剂、栓剂、胶囊剂、合剂、颗粒剂、糖浆剂、软膏剂、浸膏剂、喷雾剂等15个剂型722个品种的“准”字号药品
300049福瑞股份:公司药品复方鳖甲软肝片原材料包括天然冬虫夏草、鳖甲、三七等名贵中药材,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验证,具有广泛的市场知名度,是医生认可、患者放心的抗肝纤维化第一品牌用药。
002728 特一药业:公司的止咳宝片产品具有近百年的悠久历史,产品秘方入选岭南中药文化保护遗产。
002603以岭药业:公司独家专利中药——连花清咳组方融汇东汉张仲景麻杏石甘汤宣肺泄热和明代叶文龄清金化痰汤清热化痰,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特点,有助于减少痰液生成、降低痰液粘度、促进痰液排出,在治疗有痰咳嗽方面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去年年底,连花清咳上市即谈判进入了新版医保目录,受益于连花品牌知名度及销售渠道带动,未来公司希望将其培育成下一个呼吸领域重磅品种
605186 健麾信息:公司正在研发的产品包括自动化中药饮片发药机等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及服务。
600129 太极集团:从事中、西成药生产和销售,拥有国内最完整医药产业链,为西部医药龙头。“太极天胶原料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亿元,该项目将建设养殖规模为1万头毛驴的养殖基地,以满足公司骨干产品太极天胶的原料(驴皮)来源
600479千金药业:公司主营研制、生产、销售中成药,其中包括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杞菊地黄丸、归脾丸与防风通圣丸。
605199葫芦娃:从事中成药及化学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范围涵盖呼吸系统类、消化系统类、全身抗感染类等多个用药领域
600285羚锐制药:公司有众多中药产品,如通络祛痛膏(骨质增生一贴灵) 、壮骨麝香止痛膏 、丹鹿通督片 、培元通脑胶囊以及参芪降糖胶囊等
002287 奇正藏药:公司是我国藏药现代化的代表性企业,具有独立完整的生产系统,率先在藏药产业中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真空均质乳化技术、薄膜包衣技术、低温湍流粉碎技术等先进工艺技术,提升藏药产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现有贴膏剂、橡胶膏剂、软膏剂、丸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等八种剂型的药品生产线。
600422昆药集团:公司主要经营蒿甲醚系列、三七系列、天麻素系列、秋水仙碱系列、灯盏花系列等名、特、优、新天然药物产品。
002107沃华医药:公司作为国内主要的纯天然植物类心脑血管中成药生产企业,将心脑血管医药领域作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并专注于纯天然植物类心脑血管中成药这一细分市场,产品涵盖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丸、散、膏剂等十几个剂型100多个品种;主要产品有心可舒片、琥珀消石颗粒、鸢都寒痹液、橘红梨膏
000999华润三九:中药配方颗粒是公司处方药的重要业务之一,公司多年来致力于打造“原质原味”的配方颗粒产品系列,重视从药材资源到产品的全产业链建设,为业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基于产业链整体能力的构建,公司中药配方颗粒业务过去几年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600781st辅仁: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中成药生产、销售的公司。其主要产品有益心通脉颗粒、齿痛消炎灵颗粒、小儿清热宁颗粒、参芪健胃颗粒、糖尿乐胶囊、阿胶、龟甲胶等
688566 吉贝尔:子公司亳州吉贝尔现代中药饮片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中药饮片(含毒性饮片,净制、切制、蒸制、炒制、炙制、煅制)生产销售等
300147香雪制药:公司已经形成以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橘红系列中成药及中药饮片四大产品系列为主导,医疗器械、软饮料、保健品等为有效补充的“中药大健康产业链”。
300254仟源医药:公司下属子公司四川仟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建曲、胆南星、蟾酥粉等中药饮片产品
000650仁和药业:公司一直致力于中药产业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公司现有肾脾双补口服液、清火胶囊、正胃胶囊和参鹿补片等中药代表品种
300181佐力药业:一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抓住行业发展的契机,抢占制高点,二是中医药健康养生+健康管理,借助德清莫干山青山绿水的优势,创建中医药旅游健康示范基地,在治病和养生两个方面协同发力,使佐力药业成为中医药健康产业的领航者
002864盘龙药业:拟投资2000万元新建药材种植示范园2000亩、万吨级中药材储存库6000平方米、药材初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药材深加工及科研中心1000平方米、药材晾晒场5000平方米。
600535天士力:三黄睛视明丸为申请临床试验的中药6类复方制剂,拟用于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
祝大家选中的股票,可以涨5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