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股票地方股票
171
2025-08-25
2023年第二季度,智联招聘继续发布《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展示国内 3 8 个核心城市企业的招聘薪酬水平。
看了报告全文,笔者感觉呢,总体意义不大。
根据报告,其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基金/证券/期货/投资”、“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计算机软件”、“银行”。这些行业都是目前的热门辣子鸡,也是高校报考志愿选择专业的热门。
“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的
平均月薪
10020元,第23位。值得一提的是,
中位数
月薪
是8334元。
我们来看一下去年的同时期的薪酬水平。
2022年第二季度,“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以下简称“建筑行业”)的
平均月薪
10256元,第22位。没有中位数的数据。
与2022年第二季度相比,今年的建筑行业的平均薪酬
略有下降
。
但是这是招聘网站的提供的数据,是否真实反映市场的薪酬水平呢?笔者不做评价。
根据笔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年和前年,在
智联招聘
上投递简历,还有三三两两的HR回复,但是今年投递的简历,几乎全部是石沉大海,绝大部分的投递出的简历的状态是“已投递”,然后一直停留在这个状态,有极少数的是“被查看”,然后再也没有然后。(此处应该有很多人有一样的经历)
所以说,这个数据是否反映了市场的真实薪酬水平呢?
就好比说有些城市的二手房的挂出的价格不低,但是没有什么成交量,道理一样。有价无市。
很多兄弟看到这个薪酬排行的第一反应是,
给国家拖后腿了,很抱歉
。
大可不必。
首先,平均工资不能反映真实的薪酬水平,有一个笑话,我与马云的平均工资,至少算亿万富翁。所以,哪怕我的收入是0,甚至是负数,但是与有钱平均一下,也可以上福布斯排行榜。这个就有点搞笑了。那有些部门和机构每年都发布这些数据有什么作用呢?可以思考。
其次,工资不等于收入。招聘平台发布的月薪,很多时候只能作为参考,有个事件,某人应聘一个公司,月薪范围是15-25K,最后离职的时候,结算的工资是15块一个月,而不是15K,这个事件的真实性有待考证,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平台给出的工资不等于实际的收入。比如平台的月薪是5000-8000,结果入职以后,签订的劳动合同上的月发收入只有3000一个月。剩下的HR解释是绩效工资,多劳多得。相信很多在设计院的兄弟都是这种情况,按提成结算的,项目少的时候都是耍流氓。有些单位的基本工资甚至是0,都是“预发工资”,等年底结算产值的时候,扣除每个月的“预发工资”,总体年终收入是
负数
。
然后,值得参考的一个信息。建筑行业的平均薪酬排名下降了很多。2015年,建筑行业的排名是第10位,今年第二季是第23位,这个排名与建筑行业的大环境基本符合。
最后,是某乎上的网友发的一篇文章,有一个“
葡萄系数
”,有点意思,仅作为娱乐使用。
发明“
葡萄系数
”的兄弟,不知道能不能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敬请期待。
为了防止公众号丢失,笔者开了一个小号【建筑行业动态】,感兴趣的朋
友可以关注。